首页

初九踩踏插嘴

时间:2025-05-25 09:13:06 作者: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班迪汉2号遗址开展公众考古活动 浏览量:37977

  中新网西安5月23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3日从西北大学获悉,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联合考古队近日在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州班迪汉2号遗址发掘现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众考古活动——“遗址开放日”。来自当地的4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考古现场,在考古队员的带领下,走进千年古城,感受丝路文明的历史魅力。

马健教授向学生们讲解。西北大学供图

  班迪汉2号遗址位于苏尔汉-谢拉巴德河谷中部的班迪汉绿洲,是一处早期铁器时代的聚落遗址。2023年9月起,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铁尔梅兹国立大学、铁尔梅兹考古博物馆组建中乌联合考古队,在该遗址开展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垛泥城墙、成排分布的城内房屋和大量陶器、石器、铜器等遗物,结合系列碳十四测年确认该遗址始建于公元前9世纪,是班迪汉绿洲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城址,为揭示区域早期城邦文明历史文化风貌提供了关键资料。

  此次开放日活动中,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马健,铁尔梅兹国立大学教师乌鲁别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研究生朱江嵩、王晓菲、李达仁、王锦鹏、肖益高、丁雨欣等考古队员向学生们生动地介绍了古代巴克特里亚的历史、班迪汉2号遗址的重要发现、现场文物保护的方法和理念。

乌鲁别克(Ulugbek)向学生们讲解。西北大学供图

  马健向学生们讲到:“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是十分重视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我注意到乌兹别克斯坦各种面值的纸币上都印着重要遗址和文物的图案,它们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见证,希望同学们能够一起守护、传承好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财富。”

  铁尔梅兹国立大学教师乌鲁别克(Ulugbek)表示:“在考古发掘现场举办遗址开放日活动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年轻的学生是我们的未来,让他们走进考古现场,亲手触摸文物、触碰历史古迹,不仅可以增进他们对古代历史的认识,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还能培养他们对考古的兴趣。”

  考古队员向学生们介绍了考古现场及时开展文物保护重要性,讲述了班迪汉2号遗址一处正在进行现场加固、准备整体套箱提取运往博物馆展示的古代窑址的保护方法和理念。

同学们参观考古发掘区域。西北大学供图

  联合考古队中方负责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马健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将考古现场转化为青少年感知历史的生动课堂,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触摸到家门口的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信息,是连接我们与过去、与未来的历史纽带。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零距离’的对话,让年轻一代读懂脚下土地厚重的历史,在他们心中播撒下守护文化遗产的种子,成长为文化遗产的自觉守护者与文明传承的主动践行者。”

  据悉,西北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考古所、费尔干纳国立大学等多所机构通力合作,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苏尔汉河州、费尔干纳州等地持续开展了18年考古工作。两国学者携手先后发掘了撒扎干遗址、苏尔汉河州拉巴特墓地、谢尔哈拉卡特墓地、契纳尔遗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填补了中亚考古的诸多空白。在普及文明知识的同时,中乌联合考古队也积极向公众传播着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方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家统计局:10月上旬生猪(外三元)价格环比跌0.6%

江西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处长张建业表示,啦啦操不仅锻炼了选手们的体魄,更磨砺了他们的意志,展现了团队合作的无穷力量,传递了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本次运动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激发江西省青少年对啦啦操运动的热爱与追求,推动啦啦操运动在江西省的普及与发展,为青少年体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中国珠算:“算盘一响,黄金万两”

冬春之际,武汉人的餐桌上,少不了洪山菜薹的身影。一盘腊肉炒菜薹,鲜香扑鼻,是不少武汉人的家乡味觉记忆,承载了几多回忆与乡愁。洪山菜薹因种植在武汉洪山一带得名,古称“紫菘”。早在先秦文献《夏小正》中即有记载,清代《武昌县志》赞其“味尤佳,它处皆不及”,楚人将其与武昌鱼并称为“绝代双骄”。

中国驻哈萨克斯坦使领馆提醒中国公民注意防范洪涝灾害

8月16日,55941次检测车顺利抵达宜宾东段,标志着新建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重庆西至宜宾东段(以下简称“渝昆高铁渝宜段”)联调联试工作结束,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一群随苏翊鸣踏上雪板的“娃娃兵”

启动仪式后,同期举行了主题研讨会与圆桌讨论环节,来自媒体、高校的嘉宾与现场学生交流互动,共同探讨新时代大学生的国际传播胜任能力。

民营经济大市“云端”交易再生金属 冀培育千亿产业集群

中国杂技团成立于1950年,是中国国家级杂技团体。《青春ing》是该团为庆祝建团70周年而创作的剧目,包括单车杂技、高拐、转碟等灵动优美的高难度动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